登录 | 注册

HWtrade.com
外贸家园
English
  • 中文
  • Português
  • Français
  • Русский
  • 首 页
  • 最新产品
  • 关于我们
  • 外贸家园
  • 首 页
  • 最新采购
  • 行业资讯
  • 外贸学院
  • 展会快讯
  • 外贸库存
  • 常用工具
  • 定制服务
  • 外贸问答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行业资讯 > 国内新闻 > 详情

改革开放30年:中国外贸流行语越来越少了
2016-01-21 浏览:13406 次

    还有什么比流行语更能说明时代变迁的点点滴滴呢?然而,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间,中国外贸界的流行语似乎在不断减少——在早期的层出不穷之后,现在,它们大多成了“司空见惯寻常事”,少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,新出现的词汇与其说是中国的流行语,不如说是世界的流行语。

 

   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,30年间细微处,见证的是中国外贸领域改革的不断扩大和深化。

 

    流行语见证坚冰打破

 

    1978年4月,刚刚出访西欧回来的外贸部长李强在第43届广交会上召开了一场特殊的报告会。在报告中,他就“补偿贸易、来料加工、定牌生产、协作生产”等问题向来自全国的外贸干部作了解释说明。

 

    “以‘三来一补’为代表的这些词语,可以说是我国外贸界最初的一批流行语。”一位“老广交”告诉记者。

 

    那时,初开国门的中国,外贸界还带着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——在贸易方式上,屈指可数的外贸公司,执行的是统一政策、统一价格、统一安排客户和市场的“三统一”原则;外贸产业坚持的是“出口第一、量出为进”的经营方针;那时的中国外贸人,反复学习的还是“以销定产”和“重在扭转亏损”这些最基本的企业经营理念。

 

    但转瞬之间,新的流行语就如同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浪花一样,滚滚而来。到上世纪90年代初,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,“放开经营权”“自负盈亏”“外贸专业户”“外贸代理”“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”已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新机制、新做法,也为整个外贸产业带来了新的生机。

 

    随后,符合“国际规则”导向,成为中国外贸流行语的新特点,外贸法、技术贸易、外资、知识产权、反倾销等词语日益为人们所熟悉。

 

    随着中国于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,以“入世”一词为代表的中国外贸流行语也进入了新阶段。

 

    这是一个全新的阶段——中国市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向世界敞开着。当中国的外贸政策逐渐与国际贸易体制接轨、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影响也逐渐加大之时,中国的外贸流行语开始变成世界的流行语。

 

    现在,国际贸易商有谁不知道“中国制造”?谁又能忽视“市场经济地位”“人民币汇率”,甚至“东莞”和“义乌”这样的地名?

 

    流行语或退出或变身

 

    一位外贸学者总结说,我国外贸政策的调整和变革、国际贸易大趋势的变化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成熟,是中国外贸流行语的三大来源。

 

    因此,当时代车轮疾驰向前,这些流行语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。

 

    带有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、或者一些反映不同时期政策调整的词汇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。在即将于本月中旬召开的第108届广交会上,人们几乎听不到“统一定价”“出口指标”“国营外贸”和“以货易货”的身影。

 

    一些词语如“三来一补”“自负盈亏”等,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常用语,为人们所熟知。

 

   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形态的变迁,一些词语的使用范围发生了富有历史意义的变化——如“出口换汇”一词,尽管还是部分中国企业的流行用词,但随着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,中国外贸整体战略已经调整为追求贸易平衡。

 

    外贸专家说,当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,一个新的贸易大国已经全面崛起,并正开始向贸易强国演进。

 

    红绿灯:流行语发出强烈信号

 

    流行语,是时代的象征,也是时代的信号。

 

    记者翻阅1978年以来一些历史记录和新闻报道时看到,尽管中国的外贸体制和发展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“重合同、守信用”“品牌意识”“高附加值”等流行语并没有消失。

    同出现然后消失的相比,这些常年盛行不衰的外贸流行语,更值得深思。

 

    最新的外贸流行语背后,也意味深长。

 

    广东省外经贸厅公平贸易局局长陈立鹏列举说,贸易摩擦、技术壁垒、特保条款、337调查、反倾销、反补贴……这些都已经成为中国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转变时,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。

 

    就在今年9月底,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所长、化工博士王三永听到了好消息:在一年半的艰苦努力后,他们和另外一家中国企业一起,击败了国际巨头英国泰莱公司提起的337调查诉讼,赢得了初裁的胜利,也为中国三氯蔗糖行业护住了进入欧美市场的大门。

 

    从最初对337调查一无所知,到赢得跨国诉讼的胜利,王三永和他的同事们也成了新时代“外贸流行词”的熟练使用者。

分享到: 0
上一篇:阿里巴巴首次对外公布B2B电商市场报告 下一篇:电子商务成为常州中小企业外贸突破口

相关资讯

最新要闻

“一带一路”开创外贸新格局! “一带一路”是中国的,更是世界的。 ...
  • 汇率合理均衡 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
  • 韩进海运破产“余震”:波及旺季和节日购物季的零售供应链
  • 磷肥出口企业必看——磷肥海关编码将调整
  • 跨境出口电商一周猛料:亚马逊出新规、英国邮政员工要罢工
  • 人民币贬值捧红离岸美元债 收益率溢价降至金融危机来最低
  • 国家质检总局:玩具、童车等出口取消法检!
  • 最近这个儿童脸部彩绘套装在亚马逊上卖疯了
  • 全球多地海关及警方截获冒牌汽配,大部分来自中国
  • 辽宁取消17项进出口环节涉企收费项目
  • 全球三大食品快消巨头扎堆天猫,偏爱粉丝经济

新闻排行榜

  • 【推荐渠道】外贸客户开发神器,一本杂志搞定so easy!
  • 2017年全渠道销售能否成功?这4大新兴趋势你要知道!
  • 中国传统外贸企业改革,如何东山再起?
  • 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颁布:外贸优进优出
  • 进口电商一周猛料:海关总署新公告出台,天猫国际网易考拉再添多品牌
  • 最近这个儿童脸部彩绘套装在亚马逊上卖疯了
  • “一带一路”开创外贸新格局!
  • 吴幼珉:入篮在即 离岸人民币拆息波动的启示
  • 美国大选将影响节假日购物季销售?听听零售商和消费者怎么说
  • 人民币贬值并非没有悬念

MORE+新闻视频

海关提醒:进出口企业得抓紧年度注册
[中国新闻]中国海关总署:5月份外贸进出口同比正增长
[甘肃新闻]全省外贸出口呈现逆势增长良好态势
[山东新闻联播]夏耕到潍坊、烟台督查外贸外资工作
[新疆新闻联播]新疆外贸逆势增长
前4个月内蒙古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外贸总额近150亿元
  • $ USD
  • ¥ CNY
  • € EUR
中海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 中远集团 川崎汽船有限公司 Maersk Line - Your promise. Delivered. 長榮海運 ZIM APL -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shipping and ocean freight provider CMA CGM Group CCNI 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 CSAV
Sourcing
关于我们 | 隐私声明 | 用户协议 | 入驻指南 | 建   议
浙ICP备11027203号-3 技术支持:义乌市开拓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@快贸网 版权所有